首页 贵女调教记 下章
第8章 直到晚上
 李长临言简意赅:“皇上要废太子,立六皇子,我与小侯爷暗地里是六皇子。”虽然知道父亲有所隐瞒,但这事实还是将李知意震得难以回神。

 “皇上给你和小侯爷赐婚,明为扶持宣武侯府抗衡柳家,暗里是要李家与宣武侯府联手为六皇子铺路。”“原来是这样…”李知意有些恍神,她想过自己的婚姻是另有隐情的,却想不到是建立在这样一场政治斗争上。

 李长临缓和了语气:“好了,你进了侯府,好好做侯夫人管理侯府便是,外头的事有爹爹与小侯爷顶着。”

 “好”李长临看她兴致不高,转了话题:“小侯爷前阵子刚回帝都,准备袭爵事宜,等你下月及笄礼一过,便向圣上请旨定下婚期。”“你也莫要纠结,小侯爷并非纨绔子弟,虽然常在军营,也算是读诗书,子温和,依爹看是个良人。”

 李知意自然不会纠结太多,横竖也是要嫁的,最初是什么缘由已经不重要了,她虽没见过那位小侯爷,也算间接了解过他这个人。风评大体上与父亲说的一般无二。

 无非是些博览群书,温文尔雅的空词汇,再多的便没有了,这小侯爷在帝都也有些神秘色彩,李知意回了自己的院子,凳子还没坐热,她娘又带着几个绣娘找了过来。

 李家很重视李知意的及笄礼,采用的也是传统的服制,大燕孝文帝改制后,笄礼讲究不多,最传统的服饰是黑衣红裳,上衣绣祥云飞燕,下裳为细鱼纹,里里外外层层叠叠。

 虽然典雅大气,但也十分繁琐,除了一些老世家贵族,用的已经很少了,李知意展着双臂,由绣娘量身。“及笄礼的程仪式可都熟悉了?”“关嬷嬷教过了。”

 李氏点点头,对关嬷嬷和自己的女儿都很放心,又忙嘱咐道:“对了,给你笄的是宣武侯府的老夫人,在场的还有许多有贤德之名的夫人,你好好表现,不仅能博得一个好名声,还能得老夫人青睐,你进了侯府日子也会轻松许多的。”

 李知意察觉李氏精神有些紧绷,于是笑着说了句俏皮话:“娘你放心,女儿知道该如何表现,绝不会丢了您和爹爹的脸面的。”李氏脸色一缓,不轻不重地训了一句:“说什么丢不丢脸的。”

 给李知意量完身的绣娘也道:“夫人,姑娘身形高挑匀称,相貌周正,着传统礼服最合适不过了,帝都许多贵女瘦削单薄,大都撑不起这般厚重大气的服饰呢。”

 自己的孩子被夸,甭管其中真假几分,对一位亲娘来说总是十分受用的,李氏脸上那点忧虑早已云散,转头就给了赏。

 ***李知意笄礼这天,天空刚下过一阵雨,带来一阵秋的凉意,单薄的云层也泛着灰色,长久处于长夏闷热的帝都却因着这场雨恢复了生气,城中草木一新,晒得灰扑扑的屋宇楼阁也仿若上了漆。

 天气凉爽了,大伙都愿意出门际,茶楼的客人反而较夏天多了许多,荟茶楼的几个伙计端着大腹茶壶在大堂忙的脚不沾地。

 大堂这么热闹,也不全是客人多了的原因,二楼今天被清了场,大家只能堆在一楼了。荟茶楼景好,颇得达官显贵青睐,一些达官显贵要吃茶谈事偶尔也有这个排场,大伙也就不觉得奇怪了,自顾自说着市井间的闲话。茶楼空的二楼,仅坐了两个男子,二人相对而坐,深的桌上摆着一套云白的茶器,此刻正冒着白色的水汽。

 “你还要在帝都呆多久?楼家那边又该着急了。”开口的是左侧一个月白竹纹袍的男子,男子还未及冠,约莫十八九岁的模样,生的红齿白,眉弯似新月,眼含一汪水,折扇一打,便是翩翩风贵公子,这便是大燕六皇子云晏。

 “后我呆在帝都的日子便多了,楼家迟早得习惯。”茶水氲出的水雾后,唐文绪一张俊脸朦朦胧胧,声音沉哑慵懒,透着漫不经心。“话虽如此,可你现在刚承袭爵位,又雁西统军,在帝都呆久了,楼家为首那些世家怕是会故意挑刺找不自在。”

 “这些事你不用心,自有我那好岳丈顶着。”唐文绪往后仰,靠在圈椅椅背上闭目养神,一副十足悠闲姿态。

 但是从他眼下淡青,不难看出他的疲态。六皇子笑着打趣:“有个好岳丈就是好啊…还有一个秀外慧中的美娇娘,人生美满,夫复何求?”

 “美娇娘?那可说不准。”他见过李知意一次,在洛州城郊的时候。秀外慧中或许是真的,能不能成美娇娘还真是难说,那时他尚且年少轻狂,尚且想过要使点手段逃脱束缚,不过后来也不了了之。

 而现在的他到了娶年纪,左右都是要娶一个世家贵女管侯府的,没有李知意,也还有下一个,在他眼里都没什么分别了。“我虽没见过李小姐,但是她的父亲李长临也是玉树临风,生的女儿想必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唐文绪不以为意:“我十五岁那年路过洛州,见过她一次,不像她父亲。”云晏摇着折扇:“那候李小姐才十岁吧,都说女大十八变,说不定早变了样子了,听说今是李小姐的及笄礼,你就不想看看?再不喜欢,后也是你的夫人。”李府。

 李知意直着背,眉目微垂,两手叠在小腹,一丝不苟地跪坐在蒲团上。两旁坐成两列的世家夫人,俱是来自帝都名望之家。

 当初受邀时,这些夫人们便听说李家要采古礼,大家诧异中都有些不屑,一是李家在帝都只是新锐世家,二是古礼繁琐十分考验韧力与仪态,若非精心培养的大家贵女,怕只会闹笑话。

 她们只当给宣武侯府面子,来时抱着轻视的心态,在现场眼睛一个赛一个的毒,从李知意进门到她坐下,十数双锐利的眼睛挑着各种刁钻角度盯着瞧。

 可这瞧了半天,愣是没人挑出什么错处来,看多了,反倒觉得李知意顺眼起来,长相周正撑得住场面,圆好生养,最重要的是端庄有礼,做长媳是最合适不过的,可惜早早被皇上给宣武侯府家的小侯爷订下了。

 李知意没等多久,宣武侯府的老夫人上前来,从婢女捧着的托盘中拿起一枚琥铂的玉质发笄,轻轻进李知意头顶盘好的发髻中。

 笄后,便要听训词,老夫人拿着训词,一字一句,苍老又庄严的声音回在落针可闻的大殿中,李知意跪了一个半时辰,一边听着训词,不时要行相应的礼,竟也一一完成了,在场的世家夫人对李知意的目光又柔和了不少。

 侯府老夫人也很满意,有了德高望重的老夫人授意,其余世家夫人们自然不遗余力地夸赞,及笄礼结束没过多久,李知意的娴雅的美名就传遍了世家圈子,不过这是后话了。

 老夫人看李知意这个未来孙媳妇是越看越喜欢,直恨不得孙子现在就把人娶进门的好。及笄礼一结束,老夫人回了侯府就去找了自己的孙子,要谈谈订下婚期的事,可老人家扑了个空,伺候的小厮也一问三不知,只说侯爷早早出去了一直未归,直到晚上,宣武侯府刚出炉没多久的侯爷才披星戴月姗姗归家。
上章 贵女调教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