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这没装水
“它咬我!”她瘪着嘴说得委屈又可怜,我只感到好气又好笑,这东西连牲畜都算不上,竟然这么凶猛,还长了牙齿咬人。仔细观察下,破了两层皮,连血珠都没渗出来,我伸手接过菜刀“拿水冲冲贴上创可贴,我这就去把它宰了煲汤给你补补。”
说着就用刀面对准鱼头拍了两下,很快就不动弹了,放到砧板上,我扒开鱼

,还真长了几

门牙,不再犹豫,三下五除二就收拾了个干净。
鱼身太大,鱼头只劈了一半,连带着鱼身中间一段用来红烧,再取了鱼尾炖汤,剩下的部分

急冻室保存,本来说好她下厨的,最后成了我掌勺。
不得不说,食

动物的材质相当鲜活,用料酒,醋,生姜去腥,再随便放点调料,洒上两

干辣椒,添水烧

,就是一锅美味,将无刺的鱼腩从鱼背上褪下,沾过汤汁放进她碗里,她吃得很开心。
这样的情景似曾相识,小时候,她就是这么喂我的吧?夏夜的小巷中有风穿过,因

速变快而带来丝丝清凉,她捧着瓷碗,夹起一块鱼

,抿去刺后放进我的口中,可总有一些极细小的没被挑出,被我非常耐心地咀嚼吐掉。
画面仿佛重叠,如今才明白,令我目眩神

的,不是在等待时抬头仰望的漫天繁星,而是万千垂于己身的母

光芒。见我愣愣盯着她“不吃吗?”我恍惚了一瞬。
却见她犹豫了下,还是把刚送到嘴边的鱼

递过来,眼里带着不舍。知道她是个吃货,我把筷子推回去“我吃鱼头…”
“嗯…”她理所当然地收回手,突然想到一个广告,家里吃鱼的时候,母亲总是把身子夹给孩子,跟孩子说妈妈喜欢吃鱼头,尽管后来科学表明,鱼头中的营养价值是最全面,最丰富的,还具有补脑的作用,我“呵”得笑了一声,把阮晴笑得懵懵的,睁大眼睛无辜地看着我,连嘴里

着东西都忘了嚼。
听过我的解释,她把食物咽下去“那时候在我们家可不存在这个问题啊…”“不会吧?”因为印象里每到夏天就常吃鱼。
“因为妈妈好看啊…讲讲自己没了老公,说说家里有个懂事的小儿子爱吃鱼,买菜的时候偶尔把你带着,那些卖鱼的叔叔伯伯,大妈阿姨就会主动把当天卖不出去的快死的或者已经死掉的鱼送给我了…”
“还有些买鱼的人当场宰杀不要的鱼头,我也会要过来,所以夏天你才有那么多鱼吃,尤其爱吃鱼头,你才四五岁一顿就能吃两个,还从来不被卡住,那时候妈就知道,我家儿子将来一定是个聪明的…”我有些哭笑不得,敢情我小时候不但没营养不良,反而补了老多。
说了这么多,她索

放开话匣子“虽然没有吃鱼的故事,但是有别的。”
“那时候平时只有几丁荤腥,一个月难得几次做一份带骨头的,等你把

啃得差不多了,妈妈再把骨头嚼一遍,别说,从骨髓里榨出来的汁还

有滋味的…”
她当作玩笑般用来怀念,我的手却跟着心一齐颤抖,她如同春日暖

,照耀着我微小如草芥的人生。“小混蛋,怎么啦?”她笑着伸手揪我的脸,却险些把我揪下泪来“多大人了,还…”
笑着笑着却也红了眼眶“感动啦?心疼啦?那以后就要听我话,对我好,知不知道?”“嗯!”从未有如此刻坚定,要守护好这个傻女人,哪怕不及她对我的万一。
她接到超叔电话匆匆出门,留下我无所事事,把家里每一块都看了个遍,哪都好,就是太大了。出门时跟着一抹熟悉的背影,来到了锦汇苑南边,不仅物业办公楼在这,旁边又开了家花店。
“心语新苑”靠外的一面是玻璃墙,一


藤蔓和一朵朵花瓣贴墙而生,有人正在逐一检查,连花带人,我站在路边端详良久。
宽阔的肩膀遮住阳光,投下一片阴影,她骤然转身,脚下踉跄“啊…”我眼明手快赶忙拉住,她还没站稳却又推搡起来。
不得已,我只能加大手臂的力量锢住她的

身,无奈道:“馨姨,是我…”她抬头打量“小宇啊…”这才放松身体,调整步子站稳后嗔怪道“又不出声,吓死人了…”
总觉得她又惊又喜又嗔的样子有趣极了。“真的开了家花店?”我环视四周只占了三分之一空间的盆栽,不过二三十株“怎么这么少啊?”
纤手虚抚花瓣,一一细数“这是碗莲,现在正在花期。比较小的绣球长大后就会像墙角那边壮观,贝拉安娜很好养活的。这个是能放在桌上的水培红枫。还有刚刚开过的栀子花…”
“真的不少了,每天都要花时间观察记录修剪,来客人了还得介绍…”
“能赚到钱吗?地方偏僻,店面不大,一个月能卖出去几份?”“怎么不能?像这个红枫,进价三十,卖三百,这只是便宜的,还有的上千,这个月已经收到好几个预定的订单了。”
我吓了一跳,三十进,三百出,十倍?馨姨慌忙解释“不是这样算的…三十只是幼苗的价格,培养好了才能卖贵,往往都要好几个月,不信你看这边还有小苗…”
“而且卖出去以后还要负责,怎么养得更好,病虫害了怎么办…”“要是幼苗养成了就能直接出手,万一还没长大就没货了,得从别的地方进,一来成本高,二来别人可不会那么仔细,都不如这里精美…”稍尖的下巴微昂,很少见到她如此自信的模样。
“怎么这么看姨…”“装修加上这些盆栽,还有这个门面…”馨姨轻声解释“是小峰爸爸…”我就不能理解了,馨姨哪里不好,打着灯笼都找不着,他反而宁愿破财补偿也不要,难道是旧情未了?再想到峰子可能的身世,应该八九不离十了。
我没好问出口,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馨姨都不反对,还不如维持现状,至少看起来没那么糟糕。太阳从最高处回落,店里进来一位女教师,不知道名字。
但是在八中见到过,一个楼层,教的是英语,她选了一盆水培红枫,留下地址和电话便离去了。“姨,这怎么送去啊?”她看向柜台一角“快递,有专门送盆栽的。”“那得几十吧?这个钱店里出?”
“学校比较近,应该会便宜些,三十?其实这个玻璃缸重了些,不然姨就自己送过去了…”有些心疼,白天外边可还热着在。“这世上可没规定谁该不该做什么事,做生意,想多赚些自然就要多累点,姨做得来的…”
左右无事“我来吧,不算重。”她有些迟疑,似是要反对,我却不给她拒绝的机会,搬起盆栽就出了门等在路边。馨姨欢喜的笑意里充

无奈,只好锁上门撑起了伞。
手上这东西好歹也有个二三十斤,实在是底下厚实的的玻璃缸死沉死沉的,这还是没装水,到了学校再添上,额头很快就见了汗。走完这一遭,馨姨先是回店里把这单生意记在了电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