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不惧怕死亡
能把你气出三味真火,然后,夜里护士交接班,要下班的护士要带着新护士向你介绍,完了,又被吵醒一次。
然后早上,送饭的推门进了大声向你问好,你疲倦的身体根本不想吃饭,不久,打扫卫生的人再次推门进来开始打扫厕所,等她走了你想这下可好好睡觉了吧,结果不久送饭的回来了,把你吃剩的盘子拿走。
一切终于完毕,你可以安然入睡,没完,一会有人推门进来,叫醒你让你点明天的餐,还有,病房的空调很冷,冷的让人可以感冒,洋人医院又没有中国的被子,只是毯子,刘兴要了三个毯子才勉强觉得暖和些,想投诉他们的空调,但是过后一想,也是,因为病人不动在

上会觉得冷。
但是那些医生护士整天走动就会觉得温度正好,这是两个矛盾的群体,没法统一。这套体制恰恰是造成悲剧的

源。
但是又没有方法改变的,有两个例子,一个就是报纸上一个中国老太太愤怒的指控医院说,就是你们把我老公给整死的。刘兴读到这个新闻,拍案叫好,说:“我也有切身体会。”
还有一个案子,也是护士把病人

血后没有把被子盖好,病人是个老人,得了感冒,最后成为肺炎,死亡。刘兴不管这一套,气的向他们的医管局投诉,过了两天,主管护士过来道歉。
但是又以白人那种自傲的声音说,他们交接班应该说话,下次让他们注意要小声,刘兴二杆子脾气来了,答道:我没有投诉他们说话,我投诉他们说笑话。
气的他发誓要挣足够的钱,死也要死在私人医院,因为那里的护理人员要听他的,当我有钱的时候,我说怎么样,就要怎么样,他说出了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每个人都在为了达到这句话而拼搏着…在恢复期,刘兴狂热地爱上了写诗,所以在工作之余,写了很多诗歌,他有一天在群里,放了一首他写的题目是‘麦田’的诗,没有想到,群里一个女孩子狂热的喜欢这首诗,互相加了微信,两个人聊了起来。
那个女孩也是一个心脏病患者,叫吕红,北京人,也是做了手术,相同的经历使得他俩开始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双方开始互赠诗歌,心得。
女人时间长了会有乏味感,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皇帝有三宫六院吧,再加上审美疲劳,所以五十岁以上的夫


爱几乎是零。
刘兴的老婆整天抱怨西门夫妇,平常又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任何美感,让刘兴把所有的兴趣都集中到诗歌上来,也放到这个女子身上,他打定主意,如果可行就到北京去会会这个女子。
***过了一年后,身体康复正常,刘兴利用年假,回到了北京,一来看看父母,二来想借机看看吕红。
刘兴有个习惯,一坐飞机,他耳边就想起日本电影追捕的主题歌,他很怕坐飞机,特别是空中的颠簸的时候,他眼里仿佛看到杜丘一个人驾驶着小飞机颠簸在空中,茫茫人海,多么的飘渺,命运呀,多么捉弄人,杜丘是为了自己的清白而逃亡。
可我背井离乡的目的是什么呢…北京,多么熟悉的地方,这是他出国后第一次回国,有无数的玩的,吃的…先说吃吧,其实餐厅也代表着历史,人们离家出走多年,总是愿意在故地重游的时候,光顾以前的餐厅,吃着以前的饭菜,一种“走尽天涯路,吃尽历史餐”的感觉,像北京鼓楼的马凯餐厅,西四小吃店,门钉

饼等。
刘兴漫步在北京的街道,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四十八元一份的烤鸭,爆肚等,都让他每天没有吃重样的。
早上的火烧,油条,庆丰包子,都是他喜欢的,他喜欢买个油炸糕,在后海边走边吃,或者是小店里来一份爆肚,要不就在北海来一串糖葫芦。
虽然空气的雾霾也让他抱怨的想带个人工肺,但是觉得为了好吃的,其他都可以舍弃,所谓“虽然带着人工肺,永远不忘中国胃”
这次他特地住到了北京饭店,是因为他要体验一下这里,因为在他的记忆中,童年的电影“牧马人”里边在北京饭店大堂有一段跳舞的场景,而且音乐是ABBA乐队的MoneyMoneyMoney。现在他有钱了。
当然要重温一下奢华的资本主义记忆,他把第二天约吕红的地点定在上午十点颐和园门口,原来的军队大院游园(每到五一,十一等节日,),他最不喜欢到这里,觉得又远又没有特色,宁愿去大会堂,中山公园等,但是成年后,他才知道颐和园的宏伟,变得喜欢这里了。
第二天,他和吕红几乎准时到,吕红一身黑衣服,长得很漂亮,又很忧郁的那种,高挑的一米七的个头,他们见面寒暄了一下,就一起朝公园里走去。
颐和园一个大湖,围着一个万寿山,他们进门选择逆时针走,先往十七拱桥那边走。刘兴这么安排是可以把时间拉长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交谈。
但是吕红好像不善言辞,就是静静的跟着走。刘兴一看,就自己先说了起来,他以前来过几次颐和园,都是军队大院游园的时候,那个时候人山人海,有各种游戏,比如

击,比如猜谜语等,如果你中奖了就是给一些小礼物,在那个年代,这对小孩子来说,格外开心。
而且由于奖品由低到高是根据奖票的数量来的,价值越高的奖品需要的奖票就越多,他有过为了攒奖票换好的奖品而错过了兑换时间哭鼻子的时候,也有过好不容易换了一个气球,一个没有拿住,气球冉冉地飘上天空,他气的哇哇大哭,因为那是童年的梦呀。
吕红乐了,问道:“那个时候你多大?”答:“十三,四岁的样子。”
“你还记得什么?”刘兴想了想说:“我还记得我有一次来颐和园,那个时候全国的人兴带着录音机逛公园,好像是比谁的歌好听似的,我记得我听到一首邓丽君的歌曲,只记住了歌词。
到了海外我根据歌词拼命的找,才知道这首歌名字叫‘你在我梦里’。”刘兴说完就开始轻轻的哼了起来。
吕红被刘兴的话语气氛所感染,也讲了她的身世,她是由于先天的心脏病,从小被父母离弃,是孤儿院长大的,长大后做手术又做失败了,造成了现在身体很差,不能累着,而且医生预言活不过30岁,孩子也不能要,所以恋爱也不敢谈,孤单的一人如风中浮萍。
她在一家宾馆每天做半天的服务员,平时把所有的兴趣和时间都投入到诗歌里,她觉得只有在诗歌里才可以感受到快乐,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在里边,她给刘兴看了一首自己写的诗歌,刘兴看完,觉得很是伤感。
两个人走到了万寿山,一鼓作气,他们爬到了山顶。刘兴看过日本电影追捕,他一到高处就想起那句著名的台词‘跳下去。
你可以融化在蓝天里’,那天秋高气

,他记起另一首诗‘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他不惧怕死亡,他希望一个鱼跃跳到湖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