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有路上损耗
“走,出去看看你这些家伙的威力。”这样的新式武器自然大大的吸引了正在整军备武的小皇帝的兴趣。
立刻命人去宫外的神器营调了一个小队的军士过来,就在皇宫里的小校场里,命人展示这些火器给皇帝看。这些神器营的官兵都是善用火器的高手,他们神器营和三千营,五大营都是太祖皇帝时期征战四方留下来的精锐。
特别是神器营是专门设立的善用火器的军队,军中除了少量的骑兵和长矛兵之外,都是用各种火器装备的军士,人数达到了5000人左右,在历次的讨伐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大战之中大放异彩,明玉的神火营就是仿照神器营而编练的。
所以这一队神器营的官兵进宫后,在明玉的简单的指导下,很快就熟悉了鸟铳的使用方法,接着当着皇帝的面,在小校场中开始砰砰砰的用鸟铳

击百步外的人靶,一时间响声如爆竹,到处白烟弥漫。
鸟铳的好处就是使用简单,一个普通的士兵经过基本的训练就能够掌握鸟铳的使用方法,练习一个月就能够击中数百步外的人靶,而且杀伤力也比较大。
要比弓箭要容易上手多了,所以才在军中慢慢代替了弓箭的作用,唯一的缺点是鸟铳装填比较慢,

击精度不太准,而且

击时产生的声音和烟雾比较大,这和使用的黑火药的纯度不够有关系。
不过明玉也是军中骁将,他的解决办法就是集中使用,把鸟铳队列成一排同时

击,专门打排子

,这样打出去的弹丸就形成了一排,对付对面列队的军阵是再好不过的,还有就是将鸟铳队分成三行,前面一队负责

击,后面两队负责传递和装填。
这样就可以保证

击的连贯

,这种方式就叫做“鸟铳三段击。”明玉就指挥着着这个百人小队展示了鸟铳三段击的战法,这也不是明玉的首创,开国时的沐国公在平定滇南时就在军中用火铳使用过这种战法对付缅王的象阵。
只不过明玉改成用鸟铳进行连续

击了,但是展现出来的威力确是比火铳要远要准,吸引了工部火器局的火器专家们都跑来观摩学习。其中一位姓赵的工部员外郎就一直追着明玉,详细的询问了鸟铳的制造和使用,一看就是在火器上痴

的专家。
“哈哈…果然是国之利器,朕得此物何愁内患不平。”小皇帝看完高兴的说道,他正打算以武力强行削平国内的诸藩王,得到鸟铳的帮助,更是觉得把握更大了。
不过君臣回到内宫后,小皇帝仔细询问了鸟铳的制作产量,当听说每月只有三十枝,一年也才有三百余枝的产量时,脸上又

出失望的神情,这些产量就是装备京中的神器营都要好几年的功夫。
不过他一想自己拥有全国的实力,如果加大投入,那么这种武器的产量也会加大的,而且他也没指望靠一两件新武器就能平定天下,所以很快释然了。
“不错,你小子一直心里想着帮朕改进火器,这份心思就应该值得褒奖,说吧,你送了这么多的礼物,想要朕怎么奖赏你。”小皇帝笑着望着明玉。
明玉赶忙说道:“这一切都是微臣应该做的,不敢讨要什么奖赏。”小皇帝盯着明玉看了半天,才笑着说道:“你的心思瞒不过朕,你现在最想要的是骨

团聚吧!”明玉只能嘿嘿嘿的傻笑了起来。
小皇帝果然命宫女去后宫请来了自己的皇后,过了不久就见年轻的马皇后怀里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可爱小姑娘,年纪只有四五岁大,身穿郡主的服饰,扎着两

朝天的小辫,睁大着一双微微带着蔚蓝眼瞳的大眼睛望着明玉。
这个小姑娘明显带有胡人的血统,所以显得非常漂亮,但是她的眉宇间依然可以看到明玉的部分长相,不用说一看就是自己的骨

。
这一下就让明玉眼睛都

润了,定定的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小姑娘也有些害怕的将脸藏在马皇后的脖颈间,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直望着明玉。
“朕命皇后把你的女儿带来了,让你们父女能够见上一面,你看皇后对你的女儿有多喜爱,都把她认成干女儿了养在身边,对她比对朕的两个儿子都要宠爱,可没让她受半点委屈。”小皇帝在一旁笑着说道。
“莹莹,快看你爸爸来看你了,快点叫爸爸,叫呀!”马皇后抱着端木莹指着明玉说道。“爹爹…”小姑娘在皇后的怀里怯生生的叫道。
“乖女儿,爸爸来看你了…”明玉忍不住上前,将女儿从皇后怀里接过,高兴的像个小孩子一样又唱又跳的逗着她玩,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虽然只是一次意外的产物。
但是对于子嗣稀少的明玉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了。“姆妈…”这一下把小姑娘吓得不清,向马皇后伸出求救的小手。
“看你,连个孩子都不会带,把孩子都吓着了。”马皇后嗔怪的说着,过来将明玉的女儿又接了过去,又逗了好半天才把小姑娘破涕为笑,闹得明玉尴尬的脸都红了,只好陪着笑脸站在一边,小皇帝看到明玉这么尴尬。
为了免除他的难堪,过了不久就让皇后将小姑娘抱回后宫了。“好了,今天就先见见面,赶明我让孩子的

妈带着她回靖海侯府多住几天,毕竟那里才是她的家,到时候你们多亲近亲近。”小皇帝安慰的说道。
“皇上能够这么关心微臣,微臣感激不尽。”明玉看到皇帝确实对自己的女儿不错,也就放下心来,他知道小皇帝能够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容易了。
“对了,微臣还有一事想要陛下给与支持。”明玉这时又想到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要和皇帝商量。
“哦…你还有何事?”明玉就把自己想在扶桑国铸币的计划向皇帝做了汇报:“扶桑国远在海外,每年的驻军的军饷都是由大陆通过海船运到扶桑国发放的,但是由于海上风大

急,路途遥远,经常不能够及时运抵扶桑而造成拖欠军饷,从而动摇军心。
但是扶桑国盛产金银铜等矿石,每次都是把矿石开采出来

加工后运到大陆来铸币,如果在扶桑国内就直接铸成钱币,除了节省了往来的运输费用以外,也方便就地发放皇军的驻军军饷,然后每年向户部报备对账即可。”
明玉这样解释道,然后又和皇帝算了一笔账,大陆上的

月皇朝的军饷还是很高的,其中京营的士兵是月饷一两八钱银,边军是一两六钱银,而海军每个士兵每月的军饷是二两银,也就是两千文,中层军官更是十两银左右,高级军官更是远高于这个数字,扶桑国的驻军大概保持在三万人上下。
这样下来一年光是各项军费就在一百万两以上,还有路上的损耗,这样下来每年给国家带来的负担是很重的,但是如果在当地能够筹措出部分军费,不但减轻了皇朝内阁的负担,而且也节约了成本。
明玉这样一说到是合情合理,小皇帝正为准备武力削藩而努力筹措军费而发愁,知道这样办能够节省下一大部分军费供国内的军队开支,也颇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