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对忠心耿耿
“一群没胆子的货

!”宗政元恒暗骂了一声。片刻后,李伯言转身回来,奇道“世子,这是怎么回事,我刚才看到城

王萧翰领着谢蕃几人匆匆忙忙离去,就像是打了败仗一样,”
宗政元恒不想多说,挥手道“没事!”“你刚才跑去哪儿了?”宗政元恒转而问道,李伯言叹道“我这不是送点银子给那对爷女吗?免得他们生活无有出落。”
“想不到你还是心细的人!”“那当然,否则我是怎么和长安城中的豪贵都攀上关系的,我爹整天埋头钻营军伍,要不是我,平南侯府能有今天的名声?”宗政元恒一下子来了兴趣,他确实需要一个人帮他经营关系网。
之前他曾考虑过柳述,只可惜柳述身形太正,不适合干这种

来送往的活,当下看来,李伯言确实是一个颇为合适的选择。
想到这里,宗政元恒一拍脑门,装作如梦初醒的模样,对李伯言道“李胖子,

军里还有一个典吏的职位空着,无须戍守执勤,你想干吗?”李伯言高兴地问道“是几品?”
“七品!”“七品?”李伯言神色想了想,虽然品级小了些,但至少也算是踏入仕途,当即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宗政元恒伸手制止道“你先别急着同意,回去问问你爹再说,典吏的官职虽小,却也紧要,如果出了差错,指不定要拿你是问,况且还是在宫里,如果不能谨言慎行,得罪了那些受宠的嫔妃,怕是连你爹都救不了你,当场就拉下去打杀了。”
李伯言神色微变,问道“真这么严重?”宗政元恒反问道“你以为

军是那么好待的?”
李伯言最终还是自己做出了决定,可怜巴巴地对着宗政元恒道“世子爷,那我以后就跟着你干了,你可要罩着我!”
宗政元恒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看在你爹的面上,我给你一些告诫,在宫里混,不该看到的,哪怕是看到了,也要说没看到,不该听到的,即便是听到了,也要说没听到。”
“世子爷是说,在宫里要装聋作哑?”李伯言疑道。“那倒不必,只不过要放机灵些!”宗政元恒站起身“我这些日子还在休沐,待休沐结束,我便带你入宫任职。”
“好!”李伯言应道。另一边,谢蕃在将表弟,也就是城

王萧翰送回宫后,回到了家里,他越想越不对劲,方才在酒楼里宗政元恒像是在有意诈糊他,他心中虽然恼怒,却也没多少后悔。
毕竟面对宗政元恒这种杀人如麻的军旅之人,和他当面发生冲突乃是不智之举,暗地里出

招才是自己的专长。
想到这里,他发现皇帝越来越宠幸宗政元恒,不仅让宗政元恒担任戍卫宫

的郎中令,还将最宠爱的清河公主下嫁给他。这分明是在有意培养宗政元恒。
一旦将来皇帝病笃,太子萧彻与城

王萧翰为争夺皇位的矛盾全面爆发。宗政元恒及其所率领的

军,势必会成为左右局势的一股关键力量。
须知清河公主可是太子萧彻的同母妹妹,到时候宗政元恒站在哪一方也就不难猜了。对一心想扶持城

王萧翰上位的谢氏一族来说,届时宗政元恒不吝于一头拦路虎。
想通了这一点,谢蕃往掌心擂了一拳,下定了决心,要赶紧将宗政元恒从郎中令的位置赶下去。
***夜

渐暗,在丞相官署处理完一天政务的谢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府里。轿子缓缓放下,老迈的谢渭苟着

慢腾腾地钻出了轿子,贴身服侍多年的老仆急忙上前扶住他。
老仆心疼道“相爷,那些杂事您大可不必亲力亲为,让下面的人去做也就是了!”谢渭摆手道“朝事无小事,岂能委任他人!”话虽是如此说,但老仆跟了谢渭多年,哪会不知道他的言外之意…旁人信不过,权力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心安!老仆建议道“既是如此,不妨给二爷添些担子,他在工部侍郎的位子上干了好些年,也打磨够了!”谢渭点了点头“那倒也是!”说到这里,谢渭心中重重一叹,自己的三个儿子里,他其实最属意老三谢恪,其人无论心

还是智谋都是上上之选,只可惜当年他行事偏颇,让老大谢权娶了老三心爱的女人,结果父子就此结仇。
老三谢恪不忿之下,破门而出,投奔至太子萧彻门下,现已官至大理寺卿。每念于此,谢渭便心痛如刀绞,本应成为他左膀右臂的儿子,却投奔对手,成为对手用来对付他的利器,这是何等的悲哀啊!相比于老三谢恪,老二谢骏的才干就要差上许多,心

也不够稳重,好在这些年一直在工部侍郎的位置上磨练,进步不小,倒也能放用任事了。
想到这里,谢渭便决定等过些时

,启奏皇帝后,给老二挪动一下位置,工部不过是管些营建的差事,在六部之中垫底,于朝政影响实在有限。
谢渭在老仆的搀扶下,走进屋子里的太师椅坐下。老仆一挥手,下人们便急忙呈上热茶,端来饭菜,回过头来温声道“相爷,该用膳了!”
谢渭喝了一口热茶,摆手道“待会儿吧,我现在没什么胃口!”老仆只得挥手,命下人们将饭菜端回去,这时,谢蕃腆着肥胖的身子走进来,跪下磕头毕恭毕敬道“爷爷!”
“原来是蕃儿啊?”谢渭直起

背,抬手道“起来吧!”“是!”谢蕃站起身来。望着谢蕃那肥胖的身子,谢渭有些不高兴“你这些日子还在胡吃海喝吗?”
“没有!”谢蕃急忙辩解“孙儿这些日子一直茹素,已经瘦了许多!”谢渭闻言,脸色这才和缓下来,他对这个孙儿还是很满意的。
虽然年纪小,但聪明过人,又有急智,将来延续谢氏一族辉煌的重任恐怕要落在这个孙儿肩上。没办法,他虽然有三个儿子,但孙子却只有这么一个,孙女倒是有一堆,只是这个孙儿自幼被宠溺惯了,行事无所忌惮,且

食碌碌,气质着实不佳。
“爷爷!”谢蕃

言又止。谢渭见状,当即对着下人们挥了挥手。老仆躬身一礼,带着下人们离开了屋子,出门时还细心地将屋门掩上。
“什么事?”谢渭望向他问道。谢蕃转着老鼠般的小眼睛道“爷爷,我这些日子细细想了一下,发现那宗政元恒担任郎中令,执掌

军,委实对我们极其不利,将来一旦生变,他大可封锁宫

,阻绝内外交通,强行扶持太子登基,一旦事成必会让我们极为被动!”
谢渭心中微讶,却装作不以为然的样子“

军不过三千人,又都是些功勋子弟,虚有其表,难堪大任,只要我们能拉拢住虎贲军指挥使萧达,使其麾下的五万精锐为我们所用,宗政元恒便不足为虑。
况且你爹统帅的八万京畿守军便在长安城外驻扎!”谢蕃急忙道“孙儿担心的并非仅此而已,梁王执掌十二卫战军已久,上下大小将官都是由他亲手提拔,对他忠心耿耿,甚至可以说是对他唯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