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三国当混蛋 下章
第583章 汉夷矛盾
 孙策抱怨着,却无可奈何,手里没有筹码,就是的受制于人!黄盖摇了摇头,看到已经昏睡过去的孙策,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北方。袁绍和公孙瓒在密谋,他们都有各自想要的东西。

 袁绍想要冀州,而公孙瓒想要幽州。加之最近汉室宗亲的刘虞,一直对他们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就是因为他们被封为了异姓王。这可是大忌!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要不是刘虞实力不济,绝对已经开始出兵攻打了!

 袁绍屈居在南皮一带,手里只有渤海一个州郡,虽然说刘备退出了平原前往了徐州,他也顺利派人接受了平原郡。

 可是哪个地方本来就很穷,只是一个渡口县城,勉勉强强可以糊口而已。因此袁绍将眼光放在了冀州,打算来一个威,加上说客游说,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冀州。冀州的韩馥不过是一个暗弱的收成之辈,加上又是袁氏的门生故吏,要是操作的好,其实是很有可能完成的。

 歴史上的袁绍也确实是如此的,依靠跟公孙瓒的联合,让公孙瓒的骑兵触动,造成攻打冀州的假象,让韩馥邀请他去冀州驻防,然后在趁机夺取冀州。这种做法比起直接攻打冀州,风险要小很多!

 ***半个月后,南中。陆明带着两万的将士来到了南中,在服用了汤药之后,对于瘴气也有了一定的免疫。南中的问题一直都是反反复复…而他这次来就是彻底解决问题的。

 还是那句话,拉拢,分化和打,让臣服自己的豪强去管教和压制,同时把蛋糕做起来,让他们都可以分到一口蛋糕吃,这样一来,就能相对好的解决南中问题。

 想要搞定南中,绝对不是演义里面的心战为上,攻占为下,要是真的这么做,肯定就是陷入了战争泥潭里,没有办法身。

 别人也不会那么容易的就屈服,加上这里处于密林,往密林里一钻,毒蛇、痢疾之类的就能够咬人老命了,还打个。纵观歴史,汉族在面对异族的时候,都是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和亲和互市!

 和亲很好理解,当年汉朝新订,然后跟匈奴打,结果一败涂地,就只能是送人家钱,送人家生活用品,还要把女人嫁过去。这种屈辱的做法。

 而互市的本质,就是打得过对方的时候,让他绝对老老实实的跟自己做生意成本更低,这样就不会反叛了。这种做法的本质就是利益,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利益才是关键,没有利益,说破了嘴皮子,都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人家发现抢你一把的时候,成本非常低,那么不管对方心里有多么的尊敬你,你多让人佩服之类的话,人家照样干你就完事了!

 别怪兄弟不是人,只怪嫂子太人!因此陆明这一次来就是就是直扑越嵩郡,打的也就是反叛的最跳的高定。

 在益州无人主事的这些年,高定就经常的侵略益州腹地,如今陆明接管了益州后,对他们也没有表达出招揽的意图。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山大王,不打服气了,是根本不会想到投降和臣服的,所以必须要打!中军大帐里,陆明看着地图,这次来他带了李逵、李恢,花荣以及张任。魏延则是被他派去了江油郡,认命他为太守,负责在哪里进行修生养息和补桥修路。从江油开始就可以寻找道路去荆州了。

 魏延是荆州过来的,这一次也算是可以打回老家了,对荆州地形也比较熟悉,让他去做战前工作,无疑是最合适的。

 至于李逵和花荣,则是投靠他的梁山好汉。陆明就让他们加入了,花荣当人弓箭手,李逵则是作为近卫,李恢是益州本地人,算是被打的哪一类人,所以陆明就把他扶持起来了。

 这个人也算是有本事的,能文能武,不算出色,可是在益州这一亩三分地上已经算是可以了,足够了,而张任就有意思很多了,他是赵云的师兄,所以当赵云写信给他时,他就已经有些动摇了。

 跟歴史上死战不退不一样,刘焉都没有入益州,就更不要说他儿子刘璋了,而张任本身也是很注重尊卑的人,当得知来人是秦王,还是领着益州牧的大印时,他也就没有了抵挡的理由,顺势投降了。

 “夷王高定在知道本王大军来了之后,还在寻作乐,哼…取死之道,张任。明天你率五千人出战,破其阵型,入其营,搅他天翻地覆,人给我杀绝了,除了主动投降的,其他全部杀掉,李逵,你跟着出战,打出你的气势来!

 花荣,你负责率领神箭营在高出杀那些军官,让他们的指挥陷入混乱,我能预祝各位顺利吗?”陆明一口气就将三个人的事情都布置了下去“末将遵命!”“末将尽力而为!”“俺也一样!”能说出这句话的,也就只有大老李逵了。

 陆明看着地图,又看了看李恢说道:“大军的侧翼就交给你了,不要让益州郡的那些人过来增援,哪怕是她们来增援了,也要记下来是谁,以后找他们算账去!”

 “末将遵命!”李恢抱拳道,眼神里充了斗志。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好好准备,本王在这里祝你们旗开得胜。”陆明并没有主动带兵出击,什么时候都是自己做,哪还有手下的武将做什么。该放权就放权,他也能轻松自在一切。

 而且他的目标一直都是放在寻找祝融身上,他已经了解到了,孟获是隔壁益州郡的一个豪强大族,这些反复暴动的都是南中的夷王。

 而且这些夷王彼此之间也是口服心不服,经常使坏,经常的互相攻讦并,他要做的就是直接将剥削对象变成各山头的夷王们,搬空了他们的府,破坏了原本的组织结构。

 而这个结构本身是极其落后的,对于普通夷民,与其跟着山大王打打杀杀,恐怕还不如跟着汉族大姓种田养桑。当时的“剥削”回头看却是生産力进步的开端。

 而且他们不想进步发展,吃就睡不用多干活,结果先进生产方式来了之后,就必须下地种田进厂做工了怎么办?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落后的生産方式,不可能过吃就睡的生活的。

 当时各小部族都是靠抢其他部族和山下的汉人为生,靠打猎采集能搞多少吃的,没人管着各小部族根本不敢下山去坝子里种粮食,无险可守的坝子就是其他人的粮仓,只能在山头上窝着。

 好处都是大部落和夷王拿了,小部落根本就没有办法生存,这就是现实,所以战略是肯定会成功的,只需要干掉的就是各个跳反的山头夷王罢了。下面的平民,基本上有便是娘,什么大义名分,全是放的,只要能填肚子,他们就听谁的。

 而这一点对于陆明来说正好不是问题,按照南中的情况,屯田之后必然是可以使得粮食暴涨,只是需要军队守护,避免被劫掠而已。

 ***关于南中的问题,其实不那么简单。南中的各种矛盾,是秦汉以来就形成了的,主要是分为两个矛盾,一个是汉夷矛盾,随着秦汉对南中的开发,越来越多汉人涌入。
上章 我在三国当混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