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玉仙劫 下章
第40章 至死不渝
 “舒服…舒服…”孔玉已经完全被她掌控了节奏,连忙说道:“李仙子只要愿意给我一个机会…孔某愿弃了二品官职,与李仙子做一对逍遥江湖的侠侣鸳鸯…”李素锦淡淡地问道:“当真?”

 孔玉大喜过望,忙不迭地点头:“孔某愿发誓,今生只爱李仙子玉体,绝不似杜牧昀那般与她人苟合,若违此言,叫我无后,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李素锦点了点头,孔玉欣喜地站起了身来,张开手就要抱她,李素锦却也不避开,只是任由他抱住自己修长高挑的玉体。

 孔玉迫不及待就要去吻她的红,李素锦此时冷不丁道了一句:“听说孔大人在老家还有一个年少时就过门了的子,对么?”他如五雷轰顶般,面色惨白跌跌往后倒去:“你…你怎么…知…”

 李素锦玉手轻挥,随着行宫内男子的一声痛苦惨叫,几个太监听到声音忙往孔玉房里而去,只见房里只有孔玉一人,岭南剑圣光着全身捂着下体,血飙溅,淋得小腹和两腿猩红。

 一茎带着血迹掉在桌脚边上,沾着灰尘,萎软地像一条虫,两颗卵蛋血模糊,里面的落一地。

 在场的太监们都触目惊心,心道就算当年自己受阉之时,也都留着二卵,至少还能如厕,再看孔玉倒在血泊当中已经头大汗,晕死过去,然而两腿之间血如注,竟是活生生地疼死了。至此红尘历练,李素锦不仅丢了处子之身,令三个男子侵犯仙体,还用玉品凡人污秽下体,神剑断灵…

 本以为这劫难已是灾厄最至不过如此,却不知天道渺渺,这宿孽三千劫避不过五方,躲不去三灾,一切都只是个开始而已。

 李素锦在这狂风振雷的雨夜中暴淋孤行,纵然浑身漉,心却比风雨更冷,如今错付平生,道损身残,更无颜见师尊及师姐妹,一时竟有轻生之念,毕竟不知李素锦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过往之事不可改,未来之事不可展,悟道休说命定,修行莫取真经,万年古刹千年钟,天才辈出,逆天取尊,往来凡夫无数,哪个天命所属?修道之路诀易记,招易练,命易修,追究底难移。

 有道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话说李素锦杀了杜牧昀与孔玉二人,夜里狂风骤雨,电闪雷鸣,黑呼啸仿佛天塌地陷,这自幼修行二十余年还是头一回心茫然,只觉身子轻飘飘,晕沉沉,一时轻生念起,踏上山顶悬崖,坠落谷底而去。

 烛灯摇曳,醒来已是身在破旧的道观当中,原来她虽是道心受损,然而道身乃是明矾,坚刚之至,只是神识恍惚,寒气侵体,染了风寒,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老道士,身材矮小不说,瘦骨嶙峋,花须斑白,只是一副凶恶的表情,叫人看了甚是不喜。

 李素锦求死未能,也不说话,躺在上双眼无神,那道士也不言语,放下一碗热汤便走了。这道观说来也是奇怪,处在山谷底中,地势不平,一条瀑布从山上飞直下,而那瀑布下连着水潭,清澈见底。

 李素锦在道观里静养了两,精神好转,她本是不食人间五谷的,自是不必进食,只是道行损后加上带病,因此清早起来又见老道换了药汤在前,于是便饮了下去。

 喝完药汤,李素锦在这道观里行走,可怪的是这观里却不供三清师祖,也不奉瑶池仙子,单是随处可见的木刻小鬼,大殿上的狰狞祟,堂中的四角八卦,地上的火盆石头,都是些奇形怪状之物。

 “仙家之人,却尽是些鬼魅造像,怎得一个可笑…”老道见她脸色微有嗔怒之意,便严肃道:“既同是修道之人,便不可不劝阻一语。这位上仙,你已有大劫临身,在局当中啊。”

 李素锦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何以见得?”老道士曰:“我这观中只有贫道一人,所雕石像、木刻皆出自贫道之手,大殿上分明是三清之祖,左右仙童侍立,何来鬼魅?红烛分明,遍角拂尘,哪有祟?莫不是你临劫所致,心蔽明珠。”

 李素锦听了这话不由得大惊,凝目细看,果然三清像上的木刻全都不见了,只剩下两个鬼面老者,手持拂尘站在左右,紧接着又是叠影重重,模糊不清,一时间心如麻,心道:“师父曾谓我说眸乃道者门户,如今门户已破,道休诶!”

 她跌跌撞撞奔出道观,心神恍惚间只见一个无头的黄衣男子,身形魁梧,四肢攀在地上,正从门槛上爬进屋里来,拖出大片血迹。

 李素锦心中大骇,不由得双腿发软,向后倒退两步,又觉口剧痛,这才发现自己正紧握着手中的桃夭神剑,这剑更是残缺破败,裂痕累累。

 她定了定神,心道:“难道我劫数大临?”这时那黄衣男子已经爬到了她的脚下,发声道:“素锦…好痛啊…”这声音很是熟悉,却是从肚子里发出来的,一个人脑袋从他的腹里钻了出来,仔细一看却是杜牧昀的人脸,血迹从他的嘴角下,双眼已经变成了两个血

 李素锦这时已经完全被吓傻了,只是喃喃地说:“不要…”忽然身后又是一个光着身子的男人抱住了她,他用力地吻着她的脖颈,双手却是在她的摸,回头一看,却是孔玉…

 已是连续几都梦到这些场景,这噩梦似乎住在她的心里一般,挥之不去,只能终忏在观里,双手合十默念经文。

 “无量天尊,福由己发,祸由己生。上仙行不得安,卧不得静,釜中铸火,扬汤止沸,恐怕在劫难逃。”老道士走进观里,但见她身披白袍,仙颜不染,气质高洁,只是这几憔悴了些,她闭目默讼,只是不回答。

 “谨关启南上大道君司命众官三天万福君,臣等宿世因果,禀承正教,运逢侥幸,叨擢冥津,业愧清虚,行惭忍辱,恒愿立功补过,延福拔咎消遣,累增长胜缘,拯接忧危,祈济苦难,今谨有斋忱用伸宣读…”

 老道士看不下去,便用拂尘将她面前的香炉挪开,叱责道:“修道之人明生死,求正道,惩恶扬善,利益苍生,说什么前世因果,后世宿命,我们能把握的就是今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李素锦不作言语,在道观中跪下磕了三个头,才站起身来,往外走去,老道冷笑道:“怎么,又要去寻死么?”

 李素锦默然无语,烈正炽,山林之间弥漫着浓浓的药香,道观前方的空地上矗立着一座三层高的白玉塔,反进来的炽光照得她一身白衣仙气,却又像是在炙烤着她身上的罪衍。

 李素锦轻齿朱,叹息一声:“道身已破,此生休也…”“不然,上仙天资斐然,怎可自绝于世?”老道士上前说“这世间上修行最为不易,哪有一个人的心中没有那些杂念?只是要摒除杂念,正视己过。”

 李素锦听了他的话,却是双眼中泪光盈盈,默然不语。老道士又道:“这人世间虽是艰险万分,却有无数奇遇可得。修道本是逆天而行,因此难中有福,劫后有生,乃要道心坚固,至死不渝。”
上章 玉仙劫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