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兄弟
已完结
作者:莫泊桑 阅览:893036
《两兄弟》的题材是莫泊桑极少涉及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这个题材。珠宝商罗朗先生是一个垂钓迷,居然为了钓兴,而退隐到海滨城市勒阿弗尔。他有两个儿子,皮埃匀与若望,却像两个对照物一样:一个心怀宏愿,而一遇挫折,便垂头丧气;一个规矩踏实,并有一个稳固的职业——律师。母亲非常疼爱两个儿子,尽管儿子之间已滋生了一种敌意。这令人联想起吉与艾尔维两兄弟来,——这个时候,艾尔维已被送进精神病院,整天喊着“啊!吉!坏蛋!你才是疯子呢!”一天晚上,当罗朗一家正酝酿着某种敌意的气氛时,一份遗嘱——这是罗朗夫妇的一个好友留下的遗嘱——被宣读了:若望继承了这个人的全部遗产。心怀嫉意的皮埃尔怀疑若望是母亲与那个死去的人的私生子。他一直在暗中调查着。有一天,他和若望吵了起来,他故意地把他调查来的秘密说了出来。若望大为震惊,逼母亲说出了真情。也许一场暴风雨就要降临了,——可是,若望以他的厚道宽谅了一切,并放弃了遗产继承权,甚至不久还帮助皮埃尔找到了工作,以至羞颜难当的皮埃尔再也不愿呆在家里了。
-
中外历史
已完结
作者:佚名 阅览:891139
十万个为什么之中外历史
-
亚当,午后
已完结
作者:卡尔维诺 阅览:890996
新来园丁的儿子用布条将长头发扎在脑袋上,还打了个小蝴蝶结。他一手提着满满的洒水壶走在小路上,一手向外伸着,好保持平衡。他给金莲花洒水,缓慢又仔细,直到每株花下的泥土都变湿变软为止,就好像倒出的是咖啡和牛奶;当一株花被洒了足够的水以后,他才提起水壶,移向下一枝。玛丽亚—娜琪塔透过厨房的窗户看着他,心想园艺真是一项无忧无虑的工作。她注意到他已经是一个青年了,虽然,他还穿着短裤,并且长头发使他看上去象个女孩。她停下洗碗,轻扣着窗户。
-
局外人
已完结
作者:阿尔贝·加缪 阅览:888932
1957年阿尔贝·加缪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之一,该书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而索在荒缪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缪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而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漠的理性的而又非理性的存在着,他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 然而,局外人现象的产生无疑是由那个世界本身所孕育的,默而索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本书写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时期,西方世界正处于战争的恐慌之中,人们对社会充满迷惘,精神没有归宿。默而索们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他们孤独、痛苦、冷漠,但又不甘于被现实的世界如此凌迫,于是他们变成了世界的局外人,自我成了自我的陌生人。他们以冷漠来反抗生活,却最终未能逃脱在命运面前的惨败,悲剧是注定的,但蔑视悲剧的态度却让他成了一名挑战荒缪的英雄。
-
而己集
已完结
作者:鲁迅 阅览:888033
本书收入鲁迅先生1926年至1927年间所作杂文33篇及题辞1篇。《而已集》体现了鲁迅先生以及阶级论作为理论基础后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记录时代的眉目的进取精神和大无畏精神。连‘杂感’也被‘放进了应该去的地方’时,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而已集》语言精炼,勾画典型形象,讽刺鞭辟入里。裘沙和王伟君两位艺术家以毕生精力用画笔揭示鲁迅思想体系,执著控索,苦心构思,大胆创造,以理解的准确,,表现的深刻,艺术的精湛再现了鲁迅的世界。
-
温泉
已完结
作者:莫泊桑 阅览:887837
这个时期,正是奥尔良王朝覆亡以后,代表法兰西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第三共和国走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时代。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以女主人公克莉丝蒂娜的爱情遭遇为线索,忠实地生动地叙述了封建贵族阶级没落、资产阶级兴起的新旧交替的过程。
-
苏菲的世界
已完结
作者:乔斯坦·贾德 阅览:886124
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乔斯坦·贾德作品集
-
牛天赐传
已完结
作者:老舍 阅览:884957
作家老舍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老舍能纯熟地驾驭语言,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细节真实,再加之语言讽刺幽默,诙谐轻松,作品深受人民喜爱。为纪念老舍诞辰110周年,隆重推出《老舍小说精汇》。《牛天赐传》(精装)为系列之一,收录的是长篇小说《牛天赐传》。小说写一夫妇看到门口有一个小孩子。这个孩子是老天爷给的,就叫牛天赐。天赐什么都不会做,养父母一死,他就玩完了。怎么办……
-
青舂追忆
已完结
作者:川端康成 阅览:883575
御木麻之介夏天5点起床,冬天7点起床。春秋天则取两者之间。40出了头,就开始感到身子有些发沉,大冷天6点起床也可以,只是生怕吵了女儿弥生和睡隔壁屋里的媳妇芳子,才控制着不早起。御木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规规矩矩。上午是为自己,下午是为别人,晚上则是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上午的工作和学习,有时会拖到晚上;而为别人的事,有时要照顾对方的情况,延长到晚上的事也不是没有,但他尽可能空出晚上的时间。睡眠的时间算谁的呢,不好说;多少有些模棱两可,但失去与他人的联系,该算为是御木自己的时间吧。也许是为自己的最纯粹而贵重的时间。睡觉的时间,吃的东西不进来。从外界进来的只有呼吸到的空气。……
-
无名高地有了名
已完结
作者:老舍 阅览:880147
一九五三年十月,老舍随同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去到朝鲜。《无名高地有了名》描写抗美援朝时期“老秃山”战斗的过程,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伟大的祖国军人保卫祖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战斗的光辉历程。
-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已完结
作者:刘易斯·卡罗 阅览:878465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讲述了红方王后对爱丽丝说:“你可以充当白言王后前面的卒。卒第一步走两格。然后,你可以飞快地通过第三格——可能乘火车。到了第四格,你会碰见特威丹、特威帝孪生兄弟。第五格大部分是水,第六格则是矮胖子的地盘,第七格全是森林——马将做你的向导。”进入第八格,爱丽丝将变为王后。象棋可真是奇特的游戏!在镜中的世界里,所有的象棋子儿都与你争吵;你得跑得飞快才能留在同一个地方。在这儿,时光倒转,白方王后忘不了两星期以后要发生的事情。这到底是谁的梦境?是爱丽丝的?还是她只是红方国王梦境中的一个角色?如果是这样,红方国王一旦醒来,又会有什么事发生呢?
-
青霞丹雪
已完结
作者:老舍 阅览:876616
沈夫人:儿呀,你父为人刚正,性如烈火,作了三任知县,真是“吏肃唯遵法,官清不爱钱”!因此得罪了富豪权贵,调到京师,贬作个小小的经历。他每日里,念,念的是这(指桌上)《出师表》;写,写的也是这《出师表》。每逢酒后,念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必定仰天长叹,大骂那严家父子。叹!现而今满朝文武都是严家的爪牙,倘若走漏了风声,那严家父子岂肯善罢甘休!
-
郁达夫短篇小说集
已完结
作者:郁达夫 阅览:863962
郁达夫的小说中散发着一种天生的的伤感气质,如同他的人一样,但那并不是灰色而颓废的,因为文章的主题都是积极向上、健康明朗的,他的小说多有性描写,在封建的中国引起了很大争议,深受当时青年一代的喜爱,作品多受到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文字唯美,思想大胆暴露,写出了青年一代灵肉遭受的双重压抑,代表作《沉沦》是其中的佳篇。
-
不存在的骑士(我们的祖
已完结
作者:卡尔维诺 阅览:862896
阿吉洛夫(Agilulf)是法兰西查里曼大帝麾下的一个骑士,有别於其他的骑士,阿吉洛夫并不存在,亦没有肉身,是一具会骑马的中空的甲胄。但藉著坚定的意志,他不但可以与人类生存,更是一个完美的骑士—精通剑术,战争,历史,数学,家居布置等等。正因如此(阿吉洛夫常常追求完美和真理,又不肯说谎),每个人都讨厌他。在战云密布的时代,汉波—一个年轻有为的男子—因父亲被回教将军所杀而潜入法兰西(基督教)大军的军营,希望有一位骑士可以帮助他,但跑了一整天,又得到阿吉洛夫的指点,仍不得要领,反而要於次日跟随大军进行一场乱七八糟的战役。後汉波来一遇上了女骑士布拉妲梦,就立即忘记要为父亲复仇,决心拥有她。同时,骑士朵利斯蒙(Torrismund)因为自己的真实身世而威胁了阿吉洛夫的骑士荣誉,阿吉洛夫就离开调查,查里曼大帝和其他骑士都暗暗高兴,除了爱慕他的布拉妲梦,知道消息後立即追逐阿吉洛夫。汉波见後起了妒意,也骑马急追。最後真相大白,每个人都确知阿吉洛夫是清白的,但此时灰心的阿吉洛夫已经离开了众人,没有收到最後的真相。汉波到森林找到了他的空甲胄,以及一张批准汉波穿著空甲胄的纸条。
-
阿凡提的故事
已完结
作者:艾克拜尔·吾 阅览:862203
《阿凡提的故事》是以传说人物阿凡提为主角。阿凡提倒骑毛驴滑稽而幽默的形象和他使人忍俊不禁的笑话,不仅中国维吾尔族人民家喻户晓,而且中国各族人民也非常熟悉,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据有关专家研究,它最初起源于十二世纪的土耳其。由于阿凡提的笑话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乐观、豁达向上、富于智慧和正义感,因而受到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传遍了小亚细亚及中东、巴尔干半岛、高加索、中亚和中国新疆。
-
安娜·卡列琳娜
已完结
作者:列夫·托尔斯 阅览:860299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已完结
作者:马克·吐温 阅览:858881
小说中的主人公哈克对黑奴富有同情心,但又受到宗教的欺骗宣传和种族歧视思想的毒害,因此经常被一个“道德”难题所困扰,根据当时的法律,他应该帮助追捕逃亡在外的黑奴,并把他送还给他的“主人”;但是在他心目中吉姆始终是一个人,而不是一样“东西”,是人就应该享受人的基本权利,如人身自由、温饱、正常的家庭生活等,哈克反复思索着这个问题,最后决心帮助吉姆逃走,哪怕是“下地狱”也义无返顾。 作者又把黑奴吉姆塑造成一个品德高尚、富有人格尊严的正面人物,他虽然没有文化,有时候十分“愚昧”、迷信,但是勇敢坚强,忠诚老实,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不甘心当奴隶,敢于反抗奴役,追求自由。汤姆负伤后,他又甘愿冒着失去刚获得的人身自由的危险,留下来照顾汤姆。作者热情地讴歌一个卑贱的黑奴的优秀品质,正是对种族主义者所鼓吹的“白人优越论”的严正批判,对鼓励种族歧视、美化蓄奴制的“文明”社会的公开挑战,在哈克和吉姆这两个人物身上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思想和民主思想的光辉,从而使这部作品的思想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阿丽思中国游记
已完结
作者:沈从文 阅览:858470
《阿丽思漫游奇境》在中国最早、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反响是在赵译出版六年之后,26岁的沈从文写出了《阿丽思中国游记》。并被认作是《漫游奇境》的中国续书。它让12岁的英国小姑娘阿丽思和兔子绅士傩喜来到中国,漫游东方古国奇特而神秘的异域情调。他们亲眼看到中华大地饿殍遍地的惨状和蒙昧迷信等痼疾陋习对百姓灵魂的毒害,体察到中国绅士阶层崇尚儒道、媚外畏洋和知识界凡庸猥琐、攻讦倾轧的心态丑行。当最后来到湘西苗人居住区,历验了山区淳厚率直而又怪异古旧生活方式和民俗习尚,特别是目睹惨无人道的原始奴隶买卖,使阿丽思小姐大惑不解。带着游览中国种种疑虑困惑,这位来自英格兰的女孩只能悄然打道回国。
-
你往何处去
已完结
作者:显克维支 阅览:851590
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你往何处去》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于1896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反映公元1世纪,罗马暴君尼罗统治时期,罗马的异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斗争,揭示基督教徒殉道的主题。尼罗为了欣赏大火,便下令焚烧罗马城。事后,嫁祸于基督徒,大肆搜捕,并把他们押到斗兽场供猛兽啮噬。暴君下令将基督徒黎吉亚公主裸体缚于牛角上,然后令勇士威尔史与牛搏斗。青年将领维尼裘斯飞身进入斗兽场,呼吁市民主持正义,保全公主的生命。在市民的一片鼓噪声中,尼罗不得不答应。事后,他仍秘密搜捕基督徒彼得。彼得在逃离罗马的途中巧遇基督。他跪在地上问道:“主啊!你往何处去?”基督答道:“因为你离开我的子民,我现在要到罗马重竖十字架去。”彼得明白基督的启示,遂返回罗马,不几天,就被暴君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临刑前,预言罗马将大乱,尼罗必诛,基督教必昌。小说歌颂了基督徒彼得的勇敢、乐观的殉道精神。作者把罗马帝国颓废时期的社会描绘得淋漓尽致,把基督教的信仰和道德与征服多神教的情景写得恰如一幅图画。作品获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被译成30余种文字,并被改编成电影在各国上演,影响深远。
-
卡拉马佐夫兄弟
已完结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 阅览:850559
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悲剧主题,体现了作家一生的最高艺术成就。
-
寒夜
已完结
作者:巴金 阅览:848032
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
-
达夫游记
已完结
作者:郁达夫 阅览:847212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是一种现代才子气的佳品。这种才子气主要表现在写景的笔调和抒情的恣肆上。郁达夫写景的才气得力于他对自然的感受,在景物中融注真情以及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他姿肆的抒情则展现了一种真诚与坦荡的现代人格精神。精致的景物描写与率直的抒情形成了强大的张力,构成了郁达夫游记散文的风格。
-
夏洛的网
已完结
作者:E·B·怀特 阅览:846332
夏洛是一只蜘蛛,威尔伯则是一只小猪,当小猪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它一生的终点时,夏洛英勇地站了出来,它在自己的网上织出了一些赞美这只小猪的字样,从而使小猪在展览会上赢得风光,也侥幸地活了下来。这种奇特而温馨的友谊感染了无数的人。夏洛在剩下最后一口气时,为威尔伯编织了最后一个奇迹……
-
四世同堂
已完结
作者:老舍 阅览:839931
《四世同堂》,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所创作的长篇中文小说。中文原版分为3个部分,共100段,总计近80万字。英文版的中译本,对于中文版,包含了最后的13段,在结构上是完整的,但是总共只有50万字,比原稿少了一半左右的内容。 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老舍: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
且介亭杂文附集
已完结
作者:鲁迅 阅览:835474
《附集》的文章,收自《海燕》,《作家》,《现实文学》,《中流》等。《半夏小集》,《这也是生活》,《死》,《女吊》四篇,先生另外保存的,但都是这一年的文章,也就附在《末编》一起了。先生在《白莽作〈孩儿塔〉序》中说: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所以就不自量其浅陋,和排印,装订的草率,急于出版的罢。这里重承好几位朋友的帮助,使这集子能够迅速付印。又蒙内山先生给予便利,得以销行,谨当深深表示谢意的。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五日,许广平记。
-
看不见的城市
已完结
作者:卡尔维诺 阅览:829709
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黄昏来临,雨后的空气里有大象的气味,炉子里的檀香木灰烬渐冷,画在地球平面上的山脉和河流,因一阵晕眩而在懒散的曲线上颤动,报告敌人溃败的军书给卷起了,藉藉无闻的君主愿意岁岁进贡金银、皮革和玳瑁的求和书给打开了封腊,这时候便有一种空虚的感觉压下来。我们这时候在绝望中发觉,我们一直视为珍奇无比的这个帝国,只是一个无止境的不成形状的废墟,腐败的坏疽已经扩散到非我们的权杖所能医治的程度,而征服敌国的胜利,反而使我们继承了它们深远的祸根。只有马可·波罗的报告能够让忽必烈汗从注定要崩塌的围墙和塔楼中看出一个图案细致、足以逃过白蚁蛀食的窗格子。
-
汉文学史纲要
已完结
作者:鲁迅 阅览:829442
本书系鲁迅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一九三八年编入《鲁迅全集》时改用此名。
-
竞开的花
已完结
作者:川端康成 阅览:828197
从立于名副其实的秋季清晨的冷色的石头正门,走向大学校园的银杏林荫路,打扮起来的成群妇女疾步而行,涌向前去。叶子金黄的老树分列左右,像画了两堵高高的金色墙壁的宽阔道咱,年轻的妇女们走在那上面,使人感到那好像是登上莫知所以的豪华舞台的花道。一个学生说:“一个大学的田径赛就吸引这么多的妇女,当个运动员可也不错嘛!”
-
老舍自传
已完结
作者:老舍 阅览:827413
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朱光潜认为他的小说屈指可数……。是的,《骆驼祥子》畅销美国,《茶馆》震动欧洲,老舍在世界文学中自有他的地位。人们期望更多地了解老舍,了解他的经历、性情、思想、人格……。这就需要传记:他传、自传,不止一种。
-
游目集
已完结
作者:沈从文 阅览:823395
学文科的人,大致是一目了然的,白白的脸,小小的手和脚,长头发披在脑后,眼睛有点失眠神气。还有是说话带着一点特别体裁,谈到不拘什么事情,欢喜引用一点故事上不甚恰当的比喻,来为自己所持的主张辩护。至于性格,完全是千人一样,就是那好管闲事的精神。这些年青人是在没有学好文学以前,把这些习惯先就学好了,使人一见可以明白他是文学者的。匀波同这类大学生在一处过活,自己也是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