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迷抗日记 下章
第二章 穿越时空
 这是日本的时空穿越试验现场。

 与小K他们试验同样的时间,二零零七年七月十六早上,在日本西北部的新潟县,一个小山坡上有二个钢筋混凝土做的人工小山。二个山相距约八百米,一个口向东北,另一个则偏向东南。

 在二个山的中间场地上,有四十多号人依次从四个头上绑着白带子的年轻男子前面走过,轮向他们握手告别。白带子上写着“必胜”二个字。

 “山本君,拜托了!”

 “冈村君,帝国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了!”

 “小野君,真是羡慕你们呀!”

 “田中君,建设王道乐土的伟大事业就看你们了啊!”这四位就是日本某右倾集团准备了一年多的时空试验中,要送回二战前去的人。这是在几百个年轻人中经严格训练、考核,最后选择出来的。

 送行中的老人握完手还要拍拍年青人的肩膀,四个年轻人只有“嘿!”“嘿!”的不断鞠躬。好在四个人身体都是超强壮,在鞠了几百个躬,肩膀被打了不知道多少下后,还能摆出雄纠纠的样子,分成二队,走入了人工小山。山里面各放了一个钨合金耐高温高强度钢制作的大钢球,也就是时空穿越舱。钢球内径有一米二五,里面可以入二个人。钢球外堆了大量的炸药,埃菲里时空理论如果没错误的话,只要炸药一爆炸,这钢球和里面的东西就会去到七十九至八十年前。

 这球形的“时空穿越舱”是经过精确的计算设计的:它必须要能抵御爆炸时的巨大压力和高温。而要承受的总压力与球的外径有直接的关系,球体的直径增大一倍,要承受的总压力就增加到四倍,也就是相应的球壁厚度要增加到四倍。这样,球的重量就大幅度增加,需要的炸药量也大大增加,而爆炸的压力也大大增加,这又要求球的壁厚增加…

 所以,制作这时空穿越舱的材料应该是在高温下还有高强度的,并且本身的重量要尽可能轻。而且,以目前的材料科学水平,这“时空穿越舱”最大限度可以做到在内径一米五以下。

 这样的话,里面最多入一到二个成*人。如果个子小的人,团身可进入内径七十公分的球体,但同时就放不了什么其它东西了。为了能带一些必要的东西,又使球体有一定的安全系数,这个右翼集团设计了内径一米二十五的双人穿越舱。

 新潟县的小山坡上,穿越舱的设计者正在现场紧张地指挥时空穿越试验。其实,凡是参与这次时空实验策划和准备的人,也就是说,这个右翼组织中所有对此次事件的知情者,都来到现场来观礼。他们多么盼望试验成功!尽管他们自己不能去到过去时空,但至少要在现场看到这个历史场面!

 日本当地时间上午十点零十分,在一个巨大的爆炸声中,二个人工小山在爆炸中破裂。观礼送行的四十多人,都躲在现场与这二个小山成品字形位置的一个大山里。

 这个大山是一个武器仓库,现在前面一部分清理出来,临时给送行的人隐蔽一下,因为他们要在现场等待结果。计划等爆炸后,场地外准备好的挖掘机就开始工作,以确认试验是否成功。

 但一个他们没想到的意外发生了:这次爆炸引发了新潟县发生地震!爆炸对大山的震动并不太大,至少没有超出事前的计算水平。但在送行人们的欢呼声中,山烈地摇晃起来。终于,一个为腾出前面空间而临时搬到山深处,又堆在高处的装雷管的箱子,给摇晃得掉下来了。箱子里的雷管因此爆炸,引发山里其它炮弹、炸药一起爆炸。算下来,送行的人们每人平均可摊上二百五十公斤TNT当量的炸药。

 这次时空试验的爆炸之所以引发了当地的地震,一方面是因为钨合金钢球的重量比较大,所要的炸药量相当大;而且二个同时传送,爆炸量更加大;不过最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日本到处都是地震带,本身就容易地震!真是没办法,上帝安排的。

 与日本热热闹闹进行时空穿越试验的送别仪式同时,在武夷山的那个山里,还只有试验唯一助手、兼送别、并准备善后的财孤伶伶一个人,导演了这次试验,并且是穿越的主角小K先生还不见踪影。

 财看了一下手机,已经快九点钟了“小K这家伙怎么还不回来?”财想“他不是说到下面甘溪镇上网吧去与亲朋好友发个告别邮件就回来的吗?”

 不过看快到九点了,又想起股市又要开市了,不知道今天他的股票是涨还是跌?去年他投入一百万炒股票,现在已经变成二百五十多万了,每天的涨跌对他而言就是几万元甚至是几十万的出入。“可惜这鬼地方,连手机信号都没有!”

 这山位于武夷山的江西上饶一侧,离景德镇有二百多公里,但已经是离景德镇最近的一个人迹稀少的山区了。现在江西要找一个没什么人的地方真可不容易。

 山距离甘溪镇只有三十多公里,但由于是山区,这儿已经没有手机信号了。所以,他看不到股市行情,也没法与小K联系。“都是这该死的小K!如果我的股票因此有损失的话,都要小K来赔!”不过他也知道这不过是骂骂而已,因为这炒股的一百万还是小K送给他的,而且是在他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拯救了他的公司。

 …

 外号财的徐辉与外号小K的高翔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如果不是高中时在一张桌子坐了三年,他们怎么也不会成为朋友的。二人的家庭出身就相差悬殊:高翔爷爷是老红军,高干,爸爸是大老板,大款;而徐辉的家庭是最普通不过的一般人家。

 徐辉是宁波人,父母亲属于“长身体时遇上困难时期,该学习时遇到文革,该工作时遇到上山下乡,结婚后遇到计划生育,要养老养小时遇到下岗”的一代。父亲文革中的老三届,毕业后去了黑龙江的生产建设兵团,文革后回城,进了宁波锅炉厂当了一名电焊工。他苦练技术,不光买了焊接设备和工艺方面的书,还买了锅炉设计、机械加工等书籍自学,成为厂里有名的技术能手。

 徐辉的母亲文革中队下乡后,受了几个月的培训后成了生产队的“赤脚医生”回城后进了宁波大昌布厂,在厂医务室工作。回城的大龄青年没什么挑剔的,对上眼了就赶紧结婚生子,就有了徐辉。

 这是个普通不过的家庭,所以也遇到了普通不过的人都会遇到的普通事:徐辉读初三那年,父母亲先后下岗了。徐辉父亲在下岗后的第三天就上街摆了个修自行车摊。

 生活清苦可以想象,使徐辉很懂事,不光节约,放学后也会到摊子上帮忙修自行车。就这样,徐辉的学习成绩并没受什么影响,中考考上了重点高中,在兴宁桥旁的宁波一中。一年后,徐父开了一个家电维修店,兼修钟表、配钥匙。母亲也找了一份工,在一家药店当店员,不算辛苦,只是工作时间长,离家又远。所以徐辉放学也是到父亲的维修店里吃饭、做作业。在父亲出去上门维修时,徐辉就看店,接待顾客。要接待顾客当然也要会点维修技术的,所以他还学习各种维修技术,后来就能帮着修理钟表和家电了。

 而高翔是在南京的部队大院里长大的。爷爷是老八路,是南京军区的师级干部,文革结束时离休。高翔的爸爸在文革中靠关系,到北京军区当了兵,当年的兵不同现在的兵,按他自己的话说是“跳了几年忠字舞”

 文革结束后的第二年,时为副连长的高父自己要求退伍,与几个**一起在北京开公司做起了生意。他们找了父辈的战友批了些“条子”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为他退伍的事高爷爷非常生气,差点不认这个儿子,因为他有逃避参加对越南作战的嫌疑。不过这倒是冤枉了儿子,因为他办退伍的时候确实不知道就要打仗了。

 合伙做生意三年后,几个人的手里有了一笔当时看来很大的钱,中间的多数人起了见好就收的念头。于是大家散了伙,同伙中有的到国外去了,有的提前“退休”享福去了,反正这钱算下来够用一辈子的了。高父却继续事业,因为他的手下还有一些员工,老板们散了公司,员工一下子不好找工作。他独自开了一家公司,后来发展到了好几家公司。什么房地产、进出口、实业工厂,什么赚钱开什么公司,业务主要在北京。

 高翔一岁时,被爸爸带到在南京部队大院中的爷爷家探亲,离休后闲在家里的爷爷高兴得很,让孩子“多留几天”

 这一留就是十多年:开始由于他爸爸妈妈忙于生意,而部队大院的幼儿园质量也还好,最关键是有利于缓和、沟通和老爷子的关系。所以他们就答应让小孩在南京住,等要上小学时才去北京。

 可是还没等高翔到读小学,二年后,事情有了变化。高翔的爸爸遇到了大款们常发生的事情:他不小心让一个小秘怀孕了。所以他与高翔的妈妈离婚了,高翔跟了爸爸。离婚二个月后,高翔有了后妈,半年后还有了个弟弟。

 分了几千万资产(包括二家公司)的高翔妈妈,二年后也另成了家。而高翔就一直跟着爷爷了,与爸爸、妈妈每年见不上几次面。也许是受部队大院环境影响,高翔成了一个军事

 高翔中考考得不好(其实已经比他的正常水平还高一点了),进不了重点高中。他爸爸要让他进一个贵族学校读高中,爷爷不同意;让他与部队大院的一伙同学一样进普通高中,他爸爸又不肯。这时,爷爷在宁波的一个老战友来看他,帮他们拿了主意:去宁波重点中学读书。这老战友的儿子在宁波市里当大官,他早就要请高爷爷去宁波住了。

 就这样,托了关系,高翔爸爸还了“择校费”高翔就进了宁波一中。高翔爸爸还上校领导家去拜访了一下,让在学习上多关心高翔。校领导让班主任给高翔找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做同桌。于是,徐辉成了高翔的同桌。
上章 财迷抗日记 下章